798现场|留给你们的开放性答案
2024年08月23日 17:00 北京
撰文/LarryZ、王依凡
编辑/LarryZ、王依凡
谭天:我不会唱英文歌
蔡锦空间
一开始看到展讯的时候,你大概会以为编辑把海报弄错了,定睛一看,才发现是谭天对UCCA近期的大展海报作了一番“恶搞”。正如展览极简的一句话介绍所述,“我不会唱英文歌”是对UCCA这场展览的一种回应(“这个展览是为了楼下尤伦斯的劳伦斯韦纳做的。”)。
蔡锦空间的整个展厅被谭天改造成了一间放映室式的黑盒子,门口凌乱放置的折叠椅让人想起恐怖游戏的场景设置,伴随着低温的冷气与实验室般的氨气味道,让人有些汗毛直竖。因此,展厅原本节奏欢快的背景音乐也变得有些诡异。在黑暗中摸索前进之后,最终我们看到了展览中唯一一件架上作品,它被来自“灯塔”的光线照亮,而它也像是银幕正在放映的画面,其上有着谭天作品代表性的抽象笔触与文字的搭配,上面写着“和我一起唱(Sing with Me)”。
谭天一直在他的展览中包含着一种对于艺术体制无声的质问。在压抑的展场氛围中,标题“我不会唱英文歌”可被理解为一种隐喻,将笼罩在艺术世界的西方文化霸权变为了一种可感知的现实:在黑暗中,我们被迫向着唯一的光亮处前进,最终抵达视觉的目的地,那标语,不是一种邀请,而更像是一种命令。这种倾向也在展览的背景音乐中得到了呼应,来自Sam Cooke的《Chain Gang》描述了歌手在旅途中遇到的一群戴着镣铐劳改的囚徒,而墙上固定画作的铁箍也如镣铐一般,似乎都在暗示着当下艺术从业者的处境。
于是展览成为了多种矛盾的载体:光与暗,后场的混乱与前场的秩序,背景的英文歌与“我不会唱英文歌”……再扩大些,劳伦斯·韦纳与谭天也隔空传递着矛盾,一个是“文本之外,别无他物”,一个在展览中通过叠加象征物打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剧场;韦纳极简的作品对应着详尽的展览前言,而谭天五感皆俱的展览却不存在新闻稿。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个更大的时空背景来审视这些矛盾。从“85新潮”开始,中国艺术进入了“当代时间”,此后便一直在经历一种“倒时差”的过程,来同步西方艺术思潮的步伐。而劳伦斯·韦纳所代表的观念艺术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便是其中重要的线索之一,可以说贯穿了中国当代艺术至今的创作脉络。到了今天,这种同步导致了一个越来越无法忽视的问题,中国当代艺术什么时候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来进一步参与到全球艺术的发展之中呢?
劳伦斯·韦纳展览中,对于文本的转译、迁移与交流成为了作品中值得深思回味的视点。为了尽可能保留英语原意的呈现,作品中的中文采取了完全直译的方式,导致一些语句在中国观众眼里看来有些奇怪。当代艺术作为一种文本时亦如是。可能是时候,我们需要思考更良性的转译方式,来书写中国未来的当代艺术。